【电动车没降价了,电动车刚买就降价】
你觉得电动车真的会跌幅那么大吗?有哪些因素影响电动车的费用?
〖壹〗、市场需求:如果市场对某一品牌或型号的电动汽车需求量较大,则费用就有可能上涨 。反之 ,则可能下降。 竞争情况:与传统汽车市场相同,电动汽车市场也存在激烈的竞争。如果同类型的电动车品牌和型号增多,则费用可能会下降。
〖贰〗 、首先,锂电池的安全性疑虑一直存在 。电动车起火和爆炸的事件频发 ,很大程度上与使用了低质量的锂电池或不当使用有关。这些安全问题加剧了消费者对锂电池可靠性的担忧,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购买决策。其次,石墨烯电池的性价比逐渐受到喜欢 。
〖叁〗、电池费用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核心原材料锂的大幅降价 ,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下跌2000元/吨,平均报价降至195万/吨。碳酸锂费用下跌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成本和费用,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竞争。电池成本下降直接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 ,使得中国纯电动车与内燃机汽车费用竞争更为明显 。
都2023年了,低价电动车的竞争,其实还没开始?
〖壹〗、而在今年,我们看到了很多汽车品牌都已经行动起来,推出更具性价比的电动车。起亚将在中国生产的EV5定价为198万元 ,换算成美元是2万美元。今年春天,特斯拉宣布将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5万美元以下的电动汽车,大众将推出6万欧元以下的电动汽车 。
〖贰〗、无论是其当年在全世界掀起的智能电动车浪潮 ,还是2018年被引入国产,搅动的那一池风云,于内于外,特斯拉都当得起“点燃世界 ”之名。 此外 ,苏尔特尔除了是最初的神,亦是诸神黄昏中第一个攻入阿斯加德,并向奥丁宣战的神。
〖叁〗 、业界已有公认 ,动力电池包的平均费用降到100美元左右,电动车的购买成本就将和燃油车持平 。如果考虑到电池车在税费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,电池车将是比燃油车更加物美价廉的选取。换句话说 ,纯电动汽车在2023年将会比同档次燃油车更便宜、更有竞争力。
〖肆〗、最后,国内汽车市场费用竞争大,市场内卷。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 ,各大车企的竞争愈演愈烈,而降价便是争夺消费者的关键 。自2023年以来,特斯拉 、小鹏、蔚来等品牌纷纷降价促销 ,而新车的定价也不断拉低,从而导致国内汽车费用更加实惠。
〖伍〗、与此同时,微型低速电动车上路正受到更加严格的管控。5月14日,北京市交管局再次明确 ,自2024年1月1日起,违规电动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,不得在道路 、广场、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 。
别急着买电动车,两三年以后它会比燃油车更便宜
〖壹〗、业界已有公认 ,动力电池包的平均费用降到100美元左右,电动车的购买成本就将和燃油车持平。如果考虑到电池车在税费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,电池车将是比燃油车更加物美价廉的选取。换句话说 ,纯电动汽车在2023年将会比同档次燃油车更便宜 、更有竞争力 。
〖贰〗、是的,我已经决定在明年更换电动车。首先,从经济角度来看 ,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车。电动车的能源消耗费用远低于燃油车,因为电力通常比汽油便宜 。此外,电动车的维护成本也较低 ,因为它们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,部件磨损也较少。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,电动车的售价也在逐渐变得亲民。
〖叁〗、电动车更划算 。从用车的环节看,毫无疑问 ,电动车肯定更省钱。最主要的一块当然是油费。特别是在今年油价疯涨的大背景下,燃油无疑是一大笔开支,而电动车呢 ,哪怕你是用公共充电桩,充电开销一年也用不了多少,连燃油车的一半都不到 ,如果你家里能装自建桩,还能再省下不少。
〖肆〗 、电动车的费用优势是否随时间推移而日益凸显?答案是肯定的 。尽管新能源汽车在初次购买时往往高于燃油车,比如荣威RX5燃油版的售价在98-188万元区间 ,而其纯电版本补贴后仍需188-238万元。然而,这种费用鸿沟在长期使用中会逐渐缩小。主要原因是油价的攀升导致燃油车的运行成本持续上升 。
新能源降价潮,理想的不降价,是没能力还是太贪心?
蔚来、理想的不降价,摆在明面上 ,和特斯拉比起来就显得特别有“正义感”。但真是如此么?特斯拉的费用调整多、降价频次高,有原材料影响、销量影响 、制造成本影响,至少,它的降价有让利成分 ,消费者确实可以买到低费用的产品,而且低价位买入的用户,会觉得特斯拉真香。
新能源车的降价则是因为生产成本的大幅下滑 。前两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成本高 ,销量规模小,既不能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,也不能摊薄技术研发费用 ,因此不少车型的售价远高于同级别燃油车。随着销量规模扩大与技术的不断升级,生产成本大幅下跌,最终就反映在终端费用上。
原本以为3月份的降价潮会带动汽车市场消费 ,但从头部新势力品牌公布的销量成绩来看,降价并没有带来销量上的增长,反倒是部分坚持不降价的新势力品牌在销量上不降反升 ,就比如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 。与此同时,在3月份头部新势力品牌的竞争中,两极分化现象也愈发严重。
月份,降价浪潮太猛了 ,大部分品牌都抵不住压力开启降价,毕竟别人降价自己不降价,真怕市场遭遇滑铁卢。当然 ,也有很多热销车型,本身买车就要排队交车,即便是遇到降价浪潮定然也不会轻易降价 ,所以这些车型和品牌,为了稳住用户的“军心”,都推出了保价政策 。
月新能源销量出炉 ,蔚小理掉队,降价潮不是来临。从7月的销量当中,我们可以看到排在第一的是比亚迪。比亚迪的销量累计新车是162530辆 ,同比增长的幅度多达百分之100多。比亚迪宋7月的销售量高达386976,而比亚迪小型SUV也因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的改款之后销量直线上升 。紧接其后的是海洋系列的车型。
首先,降价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压力。今年年初,特斯拉率先下调了部分车型的费用 ,引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费用战 。其他新能源车企如理想、小鹏、蔚来等也纷纷跟进,提供更多的优惠和补贴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