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确定功率因素/如何确定功率因素大小
知道电机功率,怎么估算功率因数
〖壹〗 、在功率三角形中 ,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,称为功率因数cosφ,其计算公式为: cosφ=P/S=P/[(P2+Q2)^(1/2)] P为有功功率 ,Q为无功功率。在电力网的运行中,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,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 。
〖贰〗、功率因数是(有功功率)和(视在功率)的比值 ,即cosΦ=P/S,理想值等于1,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。
〖叁〗、近来15kW以上的高效电机 ,效率可按90~95%估算,功率因数一般可按0.8~0.85估算。
同步发电机单机运行给负载供电时,功率因数由什么决定
〖壹〗 、、对于并接在电网上的电励磁同步发电机,功率因数性质和大小均取决于励磁电流,可通过调节励磁电流调节功率因数 。
〖贰〗、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, 如白炽灯泡 、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,一般具有电感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。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。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 。
〖叁〗、发电机功率因数超前是指吸收系统无功,这时候是电流相位超前电压90度 ,属于感性负载,若要改变这种情况的话,那么增大励磁电流 ,就是加强励,让电流的相位滞后电压90度,变为容性负载 ,应该就可以了。
〖肆〗、交流电路中,负载的功率因数主要取决于负载性质。当负载是纯电阻性质时,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是同方向的 ,功率因数为1;当负载是感性(电动机,空载变压器等)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,而容性负载(电容器,空载线路 、电缆)电流则领先电压一个角度 。这就是功率因数角。功率因数低 ,对用户和供电单位都不利。
电压与功率因数的关系
电压与功率因数关系:功率因数与电压的相位的关系:在没有谐波或者谐波的影响忽略不计的时候,功率因数的数值是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角的余弦值。
电压与功率因数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点:相位关系:当没有谐波或者谐波影响很小的时候,功率因数就像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角的“余弦值小助手” 。简单来说 ,就是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会影响功率因数的数值。
功率因数是电压和电流相位关系的度量。当电压与电流同相时,功率因数为1;若相位差在-90度至+90度之间,功率因数则较小 。 功率因数可由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确定 ,而视在功率则是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。
功率因数需要系数怎么确定
〖壹〗、下面介绍一种需要系数的确定方法:模拟公式的推导:模拟公式的推导基于以下三条规律:①:户数(N)较少时,需要系数(K)为1;②需要系数(K)随户数(N)增大而减小,即KN≤KN-1(KN是N所对应K值) ,且减少速率先急后缓;③每户安装功率相同时,小户数的计算功率恒小于大户数的,即(N-1)*KN-1*PN*KN*P。
〖贰〗、所谓需要系数 ,就是考虑负荷的同时率和荷载率后的系数,各个不同工艺有不同的系数取值,所以只有在本工艺的的设计手册里能够找到 。一般来讲,全部设备同时运行的越多 ,系数也越高。功率因数与负荷的性质有关,电感类的负荷(如电机)越多,功率因数越小。
〖叁〗、Pn是额定功率;KD是需要系数 ,cos是功率因数 。Ijs是计算电流。这些参数只有Ijs是计算出来的。PN是设备给定的参数,KD需要系数是根据设备的运行方式确定的系数,例如设备整体功率是30kW ,是由几个泵组成的,但其中可能有的泵是不同时工作的,就要考虑一定的系数 ,也就是需要系数 。
〖肆〗 、有功功率=视在功率×功率因数 在本计算中 P有功=S视在×cosφ=542×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b=Qj-Q。 最后根据Qb选取补偿电容容量。
〖伍〗、Pe是额定功率,Kx是需要系数,Pjs是计算总有功功率 ,ljs是计算总电流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:Pj=Kx*Pe.Ij=Pj/(732*Ue*cosφ) , ue=380V为额定电压 。换算 Pjs=Pe*Kx Ijs=Pjs*52/cosO U:额定电压,Ue=380V,功率因数cosΦ、需用系数Kx(或负荷系数Kc)后计算得出的计算电流Ijs。
〖陆〗 、需要系数:这个值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的 ,它反映了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情况。功率因数:这个值反映了电动机的功率消耗情况,可以通过cosφ=P/S得到,其中P是电动机的有功功率 ,S是电动机的视在功率 。然后,根据这些值,我们可以计算出电动机的电流和尖峰电流。
发表评论